新冠肺炎被世界卫生命名为_世卫和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各为新冠肺炎及病毒命名,学界争议

当地时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宣布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同一天,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宣布,导致该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被命名为“非典-CoV-2”

同一天,不同的组织分别公布了该疾病及其病毒的名称。许多网民说他们很困惑,而学术界表达了不同的赞同和反对意见。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学研究所研究员石告诉知识分子,她不同意将该病命名为COVID-19,但该病毒的名称为SARS-CoV-2(SARS冠状病毒2,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缩写,CoV指冠状病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证实这是结论的(最终)命名,我也认为这是不合适的。”他说,他建议中国病毒学会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来讨论此事。

中国微生物学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主席郭德银也向《中国科学日报》透露,命名没有征求中国专家或学会的意见。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分子病毒学与新型病毒疫苗研发学者黄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他同意“非典-冠状病毒-2”的名称,“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非典相关冠状病毒”的病毒亚属,名称合理,符合规定。””

何提到病毒命名与疾病无关至于“COVID-19”的命名有点过于简单,但比NCP多一个疾病发生时间更合理。“

黄提到的非传染性疾病是国家卫生委员会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临时命名。2月7日,国家卫生委员会发布了新冠状病毒临时命名通知,决定将“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时命名为“新冠状病毒”或“新冠状肺炎”。英文名称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缩写为“NCP”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还联系了王林发,他是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也是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新兴传染病关键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但他说,作为几个世卫组织委员会的成员,“我与我的身份有冲突,不能对世卫组织的任何决定发表评论。”

对于新冠状病毒的命名,国内学者提出了建议据《长江日报》2月12日报道,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病毒学实验室的蒋世波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研究员认为,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与源于中国菊头蝠的病毒具有99.9%的同源性,并与以前的非典冠状病毒(SARS-CoV)和多种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相对应,建议将其更名为“传染性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tars-cov)”

此外,根据病毒引起疾病的急性程度,一些学者建议将其命名为PARS-COV(肺炎相关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世卫组织命名疾病:“COVID-19”

根据世卫组织,“COVID-19”是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的首字母缩写该名称与导致该疾病的病毒有关:一氧化碳代表电晕,六代表病毒,四代表疾病,19是由于该疾病在2019年爆发。

世界卫生组织在推特上称,“COVID-19”提供了一种标准格式,可用于任何未来的冠状病毒流行。

至于这个名字被提出的原因,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有一个正式的疾病名称是很重要的,以防止人们使用其他可能不准确或“被污名化”的名称新名称没有提及任何与冠状病毒相关的人、地方或动物,其目的是避免“污名化”

疾病的命名可能对一个国家或社区产生多重影响,如中东的呼吸系统综合症、猪流感和西班牙流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误导公众,侮辱地区和物种。为了减少对国家、经济和人民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世卫组织在2015年发布了命名新人类传染病的“最佳做法”。

“最佳实践”规定,世界卫生组织在疾病名称中应避免的术语涉及地理位置、动物或食物类型、人名、文化、人口、行业或职业,以及引起过度恐惧的术语(例如,未知、致命、流行病)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病毒:“非典-冠状病毒-2”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宣布将导致该疾病的病毒命名为“非典-冠状病毒-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冠状病毒2)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成立于1966年,旨在规范病毒的命名。该委员会授权并组织了病毒的分类和命名,并制定了一套通用病毒分类方案,以适当描述、命名和分类影响活生物体的病毒。自1971年以来,ICTV大约每十年发布两次病毒分类报告。

关于“非典-CoV-2”名称的由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上解释说,该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在一项研究中确定,导致目前冠状病毒疾病爆发的病毒属于现有物种,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这项研究已在预印纸平台BioRxiv上共享。

关于病毒命名法和疾病命名法之间的区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表示,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关注病毒分类群的命名法(即物种、属、科等)。),而不是普通病毒名称或疾病名称的命名法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也提到,“对于新病毒疾病的爆发,需要确定三个名称:疾病、病毒和物种。”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负责第一项,专家病毒学家负责第二项,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负责第三项

新冠状病毒与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的联系和区别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2”)对新冠状病毒的命名很容易让人想起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山东大学等研究机构在1月30日发表在顶级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论文中解释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该论文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基因组序列与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完全不同,可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人类传染性冠状病毒然而,该病毒的原始宿主与非典病毒相同,都是蝙蝠

新冠肺炎被世界卫生命名为

2019-nCoV和非典-CoV GZ02(非典冠状病毒,检索号AY390556)和蝙蝠非典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MG772933)和bat-SL-CovzC 21(MG772934)具有序列同一性

作者指出,2019-nCoV显示出与相关蝙蝠来源的冠状病毒的高度序列同源性然而,一个明显的例外是穗蛋白,它只有大约80%的序列同源性

与上述两种最密切相关的病毒(bat-SL-CoVZC45(MG772933)和bat-SL-CovzC 21(MG772934))相比,离非典冠状病毒(非典冠状病毒,同源性约为79%)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同源性约为50%)更远

新冠肺炎被世界卫生命名为

2019-nCoV和B冠状病毒代表病毒全长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文章

指出,系统发育分析表明,2019-NCoV属于B冠状病毒的萨贝病毒亚属,其最近的bat-SL-CoVZC45和bat-SL-CovzC 21的分支长度相对较长,在遗传上与SARS-CoV不同

重要的是,同源性建模显示2019-nCoV具有类似于SARS-CoV的受体结合结构域结构,尽管在一些关键残基上存在氨基酸差异梳理

新皇冠肺炎及其病毒名称:

1年7月7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中心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向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提交了一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论文:“一种与中国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该论文中的研究小组称之为WH病毒-人类1型冠状病毒(WHCV),该论文于2月3日发表

1年1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引起武汉肺炎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后来的学术论文基本上都用这个名字。

2年7月7日,国家卫生保健委员会发布《关于新冠状病毒临时命名的通知》,决定将“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时命名为“新冠状病毒”或“新冠状肺炎”。英文名称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缩写为“NCP”

2年11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宣布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同一天,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宣布,导致该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被命名为“非典-CoV-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现状_关于太原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_【苏州和奥 防护小知识】防范疫情 我们在行动
热门推荐
  • 法学杂志
  • 月经为什么总不来_常宁中医院妇科
  • 陕西省博物馆_陕西历史博物馆网上订票
  • 用万用表怎样判断编码器的好坏_用万用表测量电机编码器步聚
  • 战车世界闪电战新手_战车世界闪电战
  • 业务员怎么管理_业务员的回款怎么管理
  • 新手会计入门知识_农村会计基本知识
  • 销售完成进度计算公式
  • 疫情分类标准_明年起,按新版车型分类标准收取通行费
  • 男装品牌有哪些牌子_国际品牌男装有哪些牌子
  • ios11越狱插件_ios11越狱最新插件分享
  • 卓伟谈董洁潘粤明_卓伟董洁
  • 2019常见毒品知识测验_2019年常见流感
  • 清楚的意思_口齿清楚的意思
  • 江苏南通男女比例_性别比例
  • 疯狂猜猜答案大全_微信疯狂猜猜答案大全
  • 代斯多少岁_代斯哪年出生
  • 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_股权结构
  • 尼康810用什么卡_尼康d7200好垃圾
  • 华山医院进修_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官网